[1] |
李敏, 钱法文, 武爱明, 盘凯筠, 武陶陶. 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的识别及其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J]. 湿地科学, 2021, 19(3): 304-316. |
[2] |
谢旭, 李晓文, 白军红, 智烈慧. 黄河三角洲湿地中4种典型植物地上生物量随地表高程的变化规律[J]. 湿地科学, 2021, 19(2): 226-231. |
[3] |
李昱蓉, 武海涛, 张森, 卢霞, 芦康乐. 滨海湿地潮沟的形态特征及其变化[J]. 湿地科学, 2021, 19(1): 88-97. |
[4] |
孔祥伦, 李云龙, 韩美, 田立鑫, 牛学锐, 朱继前, 王敏, 黄淑萍. 1990 年以来3 个时期黄河三角洲天然湿地的分布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J]. 湿地科学, 2020, 18(5): 603-612. |
[5] |
范韦莹, 王学雷, 姜刘志, 杨超, 陈亮, 刘昔, 吕晓蓉. 2005 年、2010 年和2017 年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J]. 湿地科学, 2020, 18(4): 437-445. |
[6] |
赵娣, 董峻宇, 季舒平 等. 1978 年以来5 个时期南四湖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土壤有机碳储量[J]. 湿地科学, 2019, 17(6): 637-644. |
[7] |
李哲, 张仲胜, 李敏 等. 黄河三角洲盐沼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官能团结构特征[J]. 湿地科学, 2019, 17(6): 645-650. |
[8] |
张德跃, 苏芳莉, 王铁良 等. 1985 年以来7 个时期双台河口湿地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J]. 湿地科学, 2019, 17(6): 658-662. |
[9] |
李晓, 赵心怡, 于淼 等. 黄河三角洲清水沟和清八汊河口表层土壤金属元素含量对比[J]. 湿地科学, 2019, 17(6): 718-722. |
[10] |
简兴,王松,翟晓钰 等. 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J]. 湿地科学, 2019, 17(5): 511-518. |
[11] |
邹艳梅,李沅蔚,孙志高等. 黄河三角洲石油烃污染下芦苇营养器官中5 种重金属的富集和迁移[J]. 湿地科学, 2019, 17(4): 485-492. |
[12] |
王倩,崔圆,王晨等. 基于浮游生物群落和水文连通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优先恢复节点筛选[J]. 湿地科学, 2019, 17(3): 324-334. |
[13] |
黄子强,关爽,金麟雨等. 2016 年黄河入海口北侧水鸟群落组成及多样性[J]. 湿地科学, 2018, 16(6): 735-741. |
[14] |
王晓,任丽丽,夏江宝等. 不同潜水埋深下黄河三角洲柽柳光合作用参数变化规律研究[J]. 湿地科学, 2018, 16(6): 749-755. |
[15] |
吴晶晶,栗云召,高猛等. 四种河流水系阻力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网络构建及对比研究[J]. 湿地科学, 2018, 16(4): 493-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