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4-23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的黄河口滨海湿地信息提取研究
    刘家福, 李林峰, 任春颖等
    2018 (2):  97-105.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01
    摘要 ( 954 )   PDF(4784KB) ( 274 )  

    以2016 年8 月26 日Landsat-8 OLI影像为数据源,针对特征变量数目可影响分类精度和运算速率问题,采用一种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提取了黄河口滨海湿地高精度信息。首先,采用Relief(relevant features)-F算法,对全部特征变量进行权重排序,剔除不相关变量;然后,分别采用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最大似然方法和神经网络分类算法,提取黄河口滨海湿地信息,比较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与其它两种分类方法在滨海湿地信息提取应用中的精度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滨海湿地分类效果最佳,总精度为86.39%,Kappa 系数为0.81,明显高于最大似然和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其中,河流湿地分类精度最高,为95.83%,盐田分类精度最低,主要原因在于盐田与养殖池、水库/坑塘的光谱和几何特征极为相似,易于混淆;但与最大似然分类和神经网络分类方法相比,该方法提取效果明显改善,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16.84%和4.44%。本研究结果证明,采用Relief-F 算法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提取滨海湿地信息的方法,具有分类精度高、运算速率快的优势,适用于滨海地区不同类型湿地高精度信息提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风险评价的尺度依存性及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案制定
    王辉, 宋长春, 宋艳宇
    2018 (2):  106-113.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02
    摘要 ( 945 )   PDF(470KB) ( 174 )  

    通过识别三江平原湿地主要生态风险源(气候变化、沟渠建设、农业非点源污染、湿地旅游活动的开展)与风险受体(植物群落退化演替、生物多样性下降、固碳水平降低),发现风险源主要来自于湿地系统外部,而风险受体则依存于单一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了解决尺度矛盾问题,提出尺度上推(将风险受体扩展到区域或流域上,以匹配风险源的空间尺度)与尺度下推(将风险源尺度缩小到局地甚至点上,通过实验设置,模拟风险源发生水平,以匹配风险受体的空间尺度)两种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江平原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案和流程的合理构建过程,包括风险源空间化方案(气候变化情景降尺度、沟渠密度制图、农业非点源输出模拟和湿地旅游活动强度的缓冲区表达等)、表征生态系统内在属性的生态资产指数和生态脆弱性指数构建、风险值表征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水位增温协同控制样地设计与建设
    谭稳稳, 苏昱, 宋长春等
    2018 (2):  114-119.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03
    摘要 ( 783 )   PDF(1274KB) ( 180 )  

    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的毛薹草(Carex lasiocarpa)沼泽中,建成了水位增温协同控制样地。通过水位自动控制设备,实现了沼泽湿地中的原位水位控制,在保持微气候与天然湿地一致的同时,可以对水位进行精确的控制。同时,为了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水位与气温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选择了4 种水位(-20 cm、-10 cm、0 cm和10 cm),采用开顶箱(open top chamber,OTC)被动增温方法,进行水位增温协同控制。在该控制样地中,设置了包括水位与增温交互控制在内的6 种处理,每种处理重复布设5 个样方,共计30 个样方,每个样方的水位独立控制。该控制样地的建成将为湿地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相关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实验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参照基准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对比评估
    徐丹丹, 侯光雷, 董凯凯等
    2018 (2):  120-129.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04
    摘要 ( 693 )   PDF(3322KB) ( 213 )  

    针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缺乏区域可比性和评估结果难以被管理部门应用的实际问题,以三江平原与伊犁—天山山地西段作为研究区,将InVEST 模型的生境质量指数用于表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采用基于参照基准的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方式,将研究区内湿地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指数的时间序列最大值用作生成评估指标相对量的参照基准,通过计算相对于参照基准的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形成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之间对比的评估指标,对1990~2010 年期间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成效进行动态对比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和伊犁—天山山地西段的参照基准数值分别为0.83 和0.36,它们能够有效反映两区域之间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本底差异;三江平原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由-0.142 8 减小为-0.168 3,总体呈现距参照基准较远且逐步远离趋势,而伊犁—天山山地西段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由-0.042 7 增大至-0.028 5,它们更接近参照基准,并具有不断接近趋势,由此说明伊犁—天山山地西段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要优于三江平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个时期青藏高原冰川补给型湖泊的变化
    李晟铭, 刘吉平, 刘阁等
    2018 (2):  130-137.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05
    摘要 ( 1132 )   PDF(1029KB) ( 249 )  

    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发布的2012 年全球冰川分布数据等资料,选取青藏高原冰川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1995 年、2005 年和2015 年3 个时期LandsatTM/ETM+/OLI 遥感影像数据和研究区附近气象站的气象资料,综合利用“3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等,研究3 个时期研究区内湖泊面积与数量及其变化,从气候要素变化与冰川退缩角度分析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 个时期研究区冰川补给型湖泊整体呈扩张态势,1995 年、2005 年和2015 年的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分别为10 700.5 km2、11 910.7 km2和12 518.3 km2;与1995 年相比,2005 年的湖泊数量增加了2 041 个,与2005 年相比,2015 年的湖泊数量增加了21 个;分布在研究区各流域中的冰川补给型湖泊变化状况不同,分布在羌塘高原上的湖泊扩张幅度大,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中的湖泊呈缓慢扩张态势,分布在研究区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中的湖泊相对稳定,还有一些湖泊在萎缩。随着海拔的增加,研究区中的湖泊数量和面积都呈现类似正态分布的特征。1995~2015 年期间,冰川退缩和气温上升是导致青藏高原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和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拟水流流速变化下黑藻生长指标及其差异
    王立志, 董彬, 宋红丽
    2018 (2):  138-143.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06
    摘要 ( 670 )   PDF(5452KB) ( 247 )  

    为了研究水流流速对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指标的作用,采用室内模拟水流流速(设置流速为0 m/s、0.08 m/s、0.16 m/s 和0.30 m/s)的方式,对生长中的黑藻进行培养,监测黑藻生长过程中各形态指标的变化和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0.08 m/s、0.16 m/s 和0.30 m/s 水流流速下,黑藻的叶长、株高和节间距都显著大于0 m/s 下(n=12,p<0.05),但水流流速对黑藻的根数和根长无显著作用;在0.08 m/s、0.16 m/s 和0.30 m/s 水流流速下,黑藻细胞的长宽比显著大于0 m/s 下(n=120,p<0.05),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小于0 m/s 下;不同生长时期黑藻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和光合作用效率都是静止水流下最小;当水流流速为0 m/s、0.08
    m/s、0.16 m/s 和0.30 m/s 时,黑藻叶片内叶绿素a+b 平均质量比分别为(2.794±0.727) mg/g、(1.812±0.411) mg/g、(1.627±0.521) mg/g 和(1.609±0.748) mg/g。水流会导致水中沉积物营养盐释放和光照强度增加等,能促进黑藻生长,同时水流动的机械拉力是影响黑藻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椒江化工园区附近潮间带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黄备, 孟伟杰, 罗韩燕等
    2018 (2):  144-151.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07
    摘要 ( 628 )   PDF(1187KB) ( 189 )  

    为了研究滨海化工园区附近潮间带沉积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揭示化工园区排污对附近沉积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群落影响,同时也为揭示滨海化工园区附近潮间带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选择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化工园区附近潮间带沉积物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椒江化工园区附近潮间带的沉积物中,共鉴定出古菌和细菌16 门43 科76 属176 种,其中,变形菌门丰度最高,其序列数占总序列数的62.4%;ACE指数和Chao 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32 和233,Shannon 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4.44,Simpson 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033,表明潮间带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较高,化工园区南、北端附近潮间带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小;沉积物中绿弯菌门、浮霉菌门物种数量等与多数环境指标显著负相关,装甲菌门、脱铁杆菌门和待定菌群OD2、TM8 物种数量则与多种重金属、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化合物含量显著正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盐度空间分异特征
    张华兵, 甄艳, 李玉凤等
    2018 (2):  152-158.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08
    摘要 ( 985 )   PDF(2572KB) ( 249 )  

    通过对盐城湿地土壤盐度的监测,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研究盐城湿地土壤盐度空间异质性及其变化。研究结果显示,2011 年4 月,在相对干的春季,盐城湿地土壤盐度为0.198%~2.389%;2012年4 月,在相对湿的春季,土壤盐度为0.290%~1.620%,其存在中等程度的变异;在由陆向海方向,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盐地碱蓬(Suaeda salsa)沼泽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沼泽,土壤盐度逐渐增大,光滩土壤盐度较小。土壤盐度空间异质性具有沿海岸方向延伸、沿海向陆方向更替的带状分布特征;在南北方向上,土壤盐度缓慢增大;土壤盐度为Ⅱ级(盐度0.315%~0.535%)和Ⅶ级(盐度>1.262%)的分布面积较大,
    分别占总面积的24.990%和24.949%;芦苇沼泽土壤盐度阈值小于0.533%,盐地碱蓬沼泽土壤盐度阈值为0.533%~0.886%,互花米草沼泽土壤盐度阈值大于0.886%;光滩土壤盐度阈值小于0.886%。光滩—互花米草沼泽交错带土壤盐度变化年平均值为0.241%,盐地碱蓬—互花米草沼泽交错带土壤盐度变化年平均值为0.135%,盐地碱蓬—芦苇沼泽交错带土壤盐度变化年平均值为-0.03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拟干湿条件下鄱阳湖灰化薹草生长区土壤氮含量
    白秀玲, 辛星, 王杰华等
    2018 (2):  159-164.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09
    摘要 ( 728 )   PDF(394KB) ( 186 )  

    于2015 年11 月25 日,在鄱阳湖湿地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集中生长区,采集0~10 cm 深度土壤和植物样品。于2015 年12 月15 日~2016 年3 月21 日,在河南大学环境科学实验室,进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恒干、恒湿、干湿交替、水位上升、水位下降及添加灰化薹草碎末处理下,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初始平均质量比为1 403.7 mg/kg,实验结束时,在未添加灰化薹草碎末的恒干、恒湿、干湿交替、水位上升和水位下降处理下,土壤全氮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 413.3 mg/kg、1 358.0 mg/kg、1 325.0 mg/kg、1 414.7 mg/kg和1 446.0 mg/kg;添加灰化薹草碎末的干湿交替、水位上升和水位下降处理下,土壤全氮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 612.3 mg/kg、1 329.3 mg/kg 和1 395.7 mg/kg。与实验初始相比,添加灰化薹草的恒湿和干湿交替处理下,0~2 cm深度土壤全氮含量减小了10.9%,恒湿处理下,0~2 cm深度土壤铵态氮含量增幅最大。在灰化薹草分解过程中,2~5 cm深度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都增大,但是,在添加灰化薹草碎末的各处理下,0~2 cm
    深度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含量小于未添加处理,灰化薹草分解提供了丰富的碳源,使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增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研究
    杨永峰, 张晓云, 郗敏等
    2018 (2):  165-170.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10
    摘要 ( 846 )   PDF(418KB) ( 214 )  

    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注重湿地保护、宣传和教育、湿地合理利用,是缓解湿地资源保护与城市化进程矛盾的可行举措,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截至2017 年底,中国已有国家湿地公园898 处,有效缓解了湿地保护的压力。但是,国家湿地公园发展速度过快,也出现了“重申报、轻建设”、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尽合理、
    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出发,提出在湿地生态保护提升、科普及宣传和教育能力建设、生态旅游竞争力提高、科研监测和成果转化4 方面挖掘国家湿地公园的供给潜力;提出总体布局结构优化、培育投资参与新主体及推动管理改革、提高民众参与度等对策措施,以期为“十三五”期间科学、合理地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湾关渡自然公园湿地环境教育探究
    李伟, 朱怡诺, 崔丽娟等
    2018 (2):  171-178.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11
    摘要 ( 814 )   PDF(445KB) ( 179 )  

    对台湾关渡自然公园的湿地环境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关渡自然公园环境教育方案发展的条件,重点介绍了该公园湿地环境教育方案的具体设计,分析其受众、内涵、主题等。关渡自然公园环境教育的受众主要包括政府机关人员、学校师生、亲子家庭、普通游客以及各类非政府组织。结合当地资源现状和目标人群,重新定义了环境教育的内涵——觉知、知识、环境伦理、活动技能和环境行动,设定了5 个教育主题——何谓湿地、湿地生态、湿地功能、湿地与人、湿地威胁与保护,环境教育方案始终围绕这5 个主题针对具体的受众人群进行设计。通过对台湾关渡自然公园湿地环境教育的研究,反思了当前中国大陆湿地环境教育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的工作重点:环境教育内容应该多样化;教育方案要提高创新性和参与性;湿地环境教育要因材施教;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志愿者参与环境教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挠力河流域恢复湿地与天然湿地水质对比分析
    王晓东, 褚丽娟, 姜明等
    2018 (2):  179-184.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12
    摘要 ( 913 )   PDF(532KB) ( 246 )  

    于2015 年10 月10~12 日,在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和天然湿地中,采集水样,在实验室中测定了水质指标。将研究区水质指标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各类水域的标准进行对比;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恢复湿地与天然湿地水质指标间的关系,对比二者的水质。研究结果表明,恢复湿地植物群落特征与天然湿地相似,但是,恢复湿地水体中的硝态氮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符合或劣于Ⅴ类水域标准,3 种聚类方法的分析结果都显示恢复湿地与天然湿地的水质差异明显,恢复湿地与天然湿地水体中的总氮含量、总磷含量、硝态氮含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显著相关(n=8,p<0.01),说明由于长期开垦,使滞留于恢复湿地土壤中的氮、磷等物质进入恢复湿地水体中,使恢复湿地水质变差,并且随着水的流动向周围湿地扩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组成及其区系成分
    孙浩冉, 孙淼
    2018 (2):  185-195.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13
    摘要 ( 1018 )   PDF(496KB) ( 209 )  

    2015 年和2016 年的7~8 月的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在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植物75科229 属309 种。其中,有蕨类植物1 科1 属1 种,被子植物74 科228 属308 种;包括17 种乔木、27 种灌木、13 种藤本和252 种草本植物;在这些植物中,有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还有一些半湿生和中生植物。在植物区系组成中,种子植物科的分布有5 类型和4 亚型,世界分布科有44 科,占总科数的58.67%;属的分布区类型可以划分为15 类型和9亚型,以温带分布为主,有102 属,占总属数的44.5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芦苇群落区土壤酶活性
    孙英杰, 徐广平, 沈育伊等
    2018 (2):  196-203.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14
    摘要 ( 822 )   PDF(460KB) ( 177 )  

    以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典型植物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区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4 年3月20 日、4 月20 日、6 月20 日、7 月21 日、9 月20 日、10 月23 日、12 月20 日和2015 年1 月20 日,分别采集0~10cm、10~20 cm和20~30 cm深度土壤样品,分析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芦苇群落区的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土壤酶活性都减小,其中2014 年6 月20 日含水量最高;0~1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在9 月20 日最大,分别为(24.52±0.52)g/kg 和(3.04±0.06) g/kg,全磷含量在10 月23 日最大,为(0.56±0.02) g/kg,其都在2015 年1 月20 日最低。在0~
    30 cm深度,土壤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别在2014 年10 月23 日和9 月20 日最高,平均值分别为36.08 mg/g 和24.95 mg/g,在2015 年1 月20 日最低;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在2014 年4 月20 日和3 月20 日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64 mg/g 和4.10 mL/g,在2014 年12 月20 日最低;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淀粉
    酶活性都在2014 年10 月23 日最高,平均值分别为7.96 mg/g、7.24 mL/g、0.37 mg/g 和0.48 mg/g。不同土壤酶活性在不同月份略有差异,与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和表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但都在冬季较低。会仙喀斯特湿地芦苇群落区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与土壤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正相关
    (n=72,p<0.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高盐人工湿地适宜植物筛选
    褚润, 陈年来, 王巧芳
    2018 (2):  204-212.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15
    摘要 ( 1164 )   PDF(791KB) ( 228 )  

    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年降水量较少,年蒸发量较大,导致人工湿地土壤和水体含盐量较高,可供选择的适宜植物种类少,限制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选择香蒲(Typha orientalis)、鸢尾(Iris tectorum)、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作为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构建模拟的潜流人工湿地,配置不同含盐量(NaCl 含量分别为0%、0.5%和1%)、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为191.8~249.9mg/L)、总氮(质量浓度为27.5~33.5 mg /L)和总磷(质量浓度为4.5~5.9 mg/L)的污水,作为人工湿地的进水,研究不同盐度下植物外部形态、生理特性指标变化及其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的净化效果,筛选出适宜盐沼的植物。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水中含盐量的增加,3 种植物的叶长、叶宽和生物量显著减小,比叶重显著增加;与对照处理相比,当水中NaCl 含量为1%时,芦苇叶长的变短幅度相对最大,鸢尾的、香蒲的依次减小,鸢尾叶宽的变窄幅度相对最大,香蒲的、芦苇的依次减小,芦苇株高的变矮幅度相对最大,鸢尾的、香蒲的依次减小,鸢尾生物量的减少幅度相对最大,香蒲的、芦苇的依次减小,鸢尾比叶重的增加幅度相对最大,芦苇的、香蒲的依次减小。当水中NaCl 含量为0.5%和1%时,都是芦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肉导度相对最大,香蒲的、鸢尾的依次减小;香蒲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相对最大,芦苇的、鸢尾的依次减小。当水中NaCl 含量为0.5%和1%时,芦苇叶片的脯氨酸含量相对最大,鸢尾的、香蒲的都依次减小;到实验结束时,在各种盐含量下,鸢尾叶片的丙二醛含量相对最大,香蒲的、芦苇的依次减小;芦苇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相对最大,香蒲的、鸢尾的依次减小。在各种盐含量下,都是种植芦苇的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相对最大,种植香蒲、鸢尾的人工湿地湿地的去除率依次减小。综合考虑3 种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特性以及种植3 种植物的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率,相对最适宜种植在高盐人工湿地的植物为芦苇,其它依次为香蒲、鸢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决策树的洪湖水生植物遥感信息提取
    张莹莹, 蔡晓斌, 宋辛辛等
    2018 (2):  213-222.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16
    摘要 ( 1036 )   PDF(7219KB) ( 278 )  

    以洪湖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与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CART)方法,根据训练样本数据集中挖掘分类规则,集成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植被指数、水体指数、纹理特征等特征变量,建立研究区湿地信息提取的决策树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水体透明度对水生植物遥感信息提取的影响,依据特征变量有、无水体
    透明度,分别建立两类决策树,即有水体透明度参与的决策树(CART 14)和无透明度参与的决策树(CART 13);在训练样本和验证数据相同的情况下,对比采用CART 14、CART 13、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最大似然分类(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MLC)4 种方法的分类结果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洪湖中水生植物覆盖面积约占洪湖湿地总面积的47%,洪湖中的水生植物以沉水植物为主;采用有水体透明度参与的决策树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比采用支持向量机和最大似然分类方法的分别提高了7.78%和16.36%,Kappa系数则分别增大了0.12 和0.20,无水体透明度参与的仅比有透明度参与的决策树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降低了2.77%,Kappa系数减小了0.04。水体透明度的参与能提高分类精度,而无水体透明度参与的决策树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也高于其它传统方法的分类精度。因此,在实际湿地分类中,若无水体透明度数据,但决策树的辅助分类变量足够多时,无水体透明度参与的决策树也能较好地进行分类,提取水生植物信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若尔盖高原日干乔大沼泽中人工沟渠分布与其排水量估算
    游宇驰, 李志威, 陈敏建
    2018 (2):  223-230.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17
    摘要 ( 1040 )   PDF(3297KB) ( 153 )  

    1955~1980 年期间,为了开辟牧场和发展牧业,在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中开挖了人工沟渠,建设了排水工程,排水直接加速了沼泽萎缩和储水能力降低。利用1981~2012 年的水文气象和遥感影像数据,分析日干乔大沼泽现有人工沟渠的平面分布、排水模式,估算沟渠的排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干乔大沼泽中,现存有效人工沟渠100 余条,沟渠总长度为292.77 km;沟渠以放射状、平行状、网状和零散状分布,其中,平行状人工沟渠的长度最长和水力坡度最小;利用曼宁公式,估算出32 a (1981~2012 年)日干乔大沼泽中人工沟渠的总排水量为15.043 2×108 m3,平均年排水量为0.470 1×108 m3,一年中,中雨以下降水日人工沟渠总排水量为0.47×108 m3,中雨以上降水日人工沟渠总排水量为0.99×104 m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玉蕊种群动态
    钟军弟, 成夏岚, 莫雨杏等
    2018 (2):  231-237.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18
    摘要 ( 1128 )   PDF(756KB) ( 224 )  

    为了了解天然半红树植物玉蕊(Barringtonia racemosa)种群的生长情况,合理保护和利用现有的野生物种资源,在湛江市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分别对生长在河中和河岸上的天然玉蕊种群进行了研究。采用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玉蕊的年龄结构、存活曲线、静止生命表和时间序列预测的差异,探究玉蕊种群的结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生长在河中和河岸的玉蕊种群中,低龄级和老龄级玉蕊个体数量较少,中龄级个体数量较多,玉蕊种群呈现衰退趋势;两种生境中玉蕊种群的存活曲线相似,Ⅰ龄级的幼苗较少,进入Ⅱ龄级的成树进一步减少;以标准化最高存活量为起点,生长在河中和河岸的玉蕊种群的存活曲线都趋Deevey-Ⅱ型曲线;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生长在河中和河岸上的玉蕊种群龄级的预测序列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级株数逐渐增加,幼龄株数越显过少,最终老龄级株数也急剧减少,使得玉蕊种群呈衰退趋势;最后,提出了合理抚育和管理玉蕊种群的措施,以期为玉蕊野生种群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陈翠, 刘贤安, 闫丽丽等
    2018 (2):  238-244.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19
    摘要 ( 973 )   PDF(624KB) ( 294 )  

    以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气候调节和水源涵养等11 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划分为社会人文价值、生态过程价值和未来潜在价值;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价格法和条件价值法等,对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10 942.62×104元,单位面积价值约为1 900.38×104元/hm2;其中,社会人文价值约为总价值的95.98%,生态过程价值和未来潜在价值仅占3.39%和0.63%;与其它湿地公园相比,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蒸腾吸热、植物净化、固碳释氧、栖息地、水源供给、文化科研和人居环境改善的价值系数更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乡黄河湿地越冬大天鹅食性研究
    赵闪闪, 褚一凡, 李杲光
    2018 (2):  245-250.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20
    摘要 ( 762 )   PDF(527KB) ( 193 )  

    2016 年12 月至2017 年3 月,采用粪便分析法,研究在新乡黄河湿地越冬的大天鹅(Cygnus cygnus)的食性组成。结果表明,大天鹅的越冬食物有14 种;其中,芸薹(Brassica campestris)(又名油菜)是大天鹅越冬期间食用最多的食物,其在大天鹅粪便组成中所占比例为80.35%;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由于丰度较低,其在
    大天鹅粪便中的检出量逐渐减少,由2016 年12 月的12.94%逐渐减少到2017 年3 月的4.34%;续断菊(Sonchus asper)所占比例由2016 年12 月的8.82%逐渐减少到2017 年3 月的0.15%;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仅在2017年3 月被检出,所占比例为9.89%;大天鹅没有消化的小花山桃草(Gaura parviflora)的草籽仅在2017 年1 月被检
    出,所占比例为4.83%。与20 a 前该地区大天鹅以水生植物为食的结果相比,大天鹅的食物组成发生了重要变化,可能原因是目前湿地中只生长着少量的马来眼子菜和菹草等沉水植物。根据以上对大天鹅食性的研究结果,可以在湿地保护区的陈桥宋源湖、青龙湖等水域人工种植菹草等冬、春季生长的沉水植物,在湖周边种植芸薹,为在此越冬的大天鹅提供充足的食物资源;另外,可以扩大水域面积,禁止垂钓、捕鱼,减少湖四周的道路,减少人为干扰,控制旅游开发,以保护越冬的大天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放牧方式下青海湖和黄河源区湖滨带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呼吸研究
    张智, 朵海瑞, 杨萌等
    2018 (2):  251-258.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21
    摘要 ( 746 )   PDF(687KB) ( 176 )  

    于2012 年8 月15~20 日(植物生长季)和10 月26~31 日(非植物生长季),在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滨带的高寒草原和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区湖滨带的高寒草甸中,分别设置了高寒草原禁牧、轮牧、持续放牧和高寒草甸轮牧、持续放牧采样地,采用Li-8100A自动土壤CO2观测系统,测量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呼吸通量,同时测定了其地上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8月采样日(植物生长季),轮牧、禁牧和持续放牧下高寒草原、轮牧和持续放牧下高寒草甸的平均生态系统呼吸通量分别为8.72 μmol/(m2·s)、6.42 μmol/(m2·s)、5.45 μmol/(m2·s)、3.10 μmol/(m2·s)和2.19 μmol/(m2·s),其平均温度敏感性分别为3.32、2.72、2.46、4.48 和3.30。
    在不同放牧方式下,湖滨带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呼吸通量和温度敏感性都差异显著(n=6,p<0.05)。在轮牧方式下,高寒草原采样地中,0~10 cm、10~20 cm 和20~30 cm 深度土壤全碳含量分别为4.756 5%、4.435 8%和4.195 1%,全氮含量分别为4.078 3 g/kg、3.695 0 g/kg 和2.946 7 g/kg,显著高于其它放牧方式下的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相对于禁牧和持续放牧方式,轮牧方式能有效保持土壤肥力,并为生态系统呼吸提供基质,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公园湿地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胡曾曾, 赵志龙, 张贵祥等
    2018 (2):  259-265.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22
    摘要 ( 976 )   PDF(405KB) ( 205 )  

    国家公园是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湿地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两者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揭示了国家公园湿地生态补偿的重要性,介绍了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概况,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国家公园湿地生态补偿工作在管理机构、法律政策、补偿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人类福祉相联系,建立中国湿地保护交易制度,推动国家公园管理部门统一行使园区内生态保护补偿职责,探索湿地长制度,成为未来国家公园湿地生态补偿的重点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温度下鄱阳湖3 种典型植物茎和叶残体降解过程中水中的氮和磷含量变化
    徐金英, 王晓龙
    2018 (2):  266-272.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23
    摘要 ( 741 )   PDF(452KB) ( 200 )  

    于2015 年10 月15~17 日,割取鄱阳湖3 种典型植物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地上部分,采集其茎和叶,在实验室内,在20 ℃和35 ℃条件下,在植物茎和叶残体在水中的降解过程中,测定植物残体释放到水中的氮、磷营养盐(全氮、全磷、氨氮、硝态氮、磷酸盐)的含量
    和降解残液pH。研究结果表明,在35 ℃条件下,在芦苇茎和叶残体降解过程中,水中总氮、硝态氮、氨氮和总磷质量浓度分别在实验的第24 天、第24 天、第30 天和第30 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1.40 mg/L、168.17 mg/L、123.35 mg/L 和51.95 mg/L;在20 ℃条件下,其质量浓度分别在实验的第24 天、第12 天、第18 天和第30 天达到
    最大值,分别为221.45 mg/L、57.75 mg/L、85.76 mg/L 和37.00 mg/L。在35 ℃条件下,在灰化薹草茎和叶残体降解过程中,水中总氮、硝态氮、氨氮、总磷和磷酸盐含量在实验的第18 天、第12 天、第18 天、第30 天、第30 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7.02 mg/L、65.35 mg/L、46.69 mg/L、46.40 mg/L和21.00 mg/L;在20 ℃条件下,水中总氮、硝态氮和氨氮含量在实验的第24 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7.21 mg/L、72.37 mg/L 和46.86 mg/L;水中总磷含量在实验的第30 天达到最大值,为55.20 mg/L;水中磷酸盐含量在实验的第18 天达到最大值,为19.32 mg/L。在35 ℃条件下,虉草茎和叶残体降解过程中,水中总氮、硝态氮、氨氮、总磷和磷酸盐质量浓度分别在实验的第18 天、第12 天、第18 天、第30 天和第18 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81.56 mg/L、105.55 mg/L、97.96 mg/L、89.30 mg/L 和63.69 mg/L;在20 ℃条件下,其分别在实验的第30 天、第30 天、第18 天、第12 天和第18 天达到最大值,分别287.95 mg/L、99.10 mg/L、108.41 mg/L、77.95 mg/L和49.38 mg/L。温度对芦苇茎和叶残体释放营养盐含量尤其是总氮和氨氮含量影响显著,但是,温度对虉草和灰化薹草茎和叶残体向水中释放的营养盐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不同植物及其组合的人工浮岛对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比较
    张泽西, 刘佳凯, 张振明等
    2018 (2):  273-278.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8.02.024
    摘要 ( 887 )   PDF(1859KB) ( 157 )  

    于2017 年6 月1 日~7 月20 日,选取水葱(Scirpus validus)、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黄花鸢尾(Iris wilsonii)、小香蒲(Typha minima)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配置成10 种植物组合,种植在北京林业大学八家实验室中,将其种植在10 个人工浮岛上,监测这些植物的生长状况,测定并比较种植不同植物的人工浮岛对取自北京市昌平区东沙河的河水中硝态氮、总氮、磷酸盐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最终筛选出最优的水生植物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多种植物组合的人工浮岛对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都优于种植单一植物的人工浮岛。在实验结束时,种植各种植物及其组合的人工浮岛对水中的硝态氮的去除率都接近100%;种植水葱+狐尾藻的人工浮岛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最高,为94.07%;种植水葱+黄花鸢尾+狐尾藻的人工浮岛对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74.38%和89.73%;种植黄花鸢尾的浮岛上的其它植物生长较差,在其它浮岛上的植物都可以正常生长,根系长度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小香蒲+狐尾藻组合,其增长量为(10.15±1.98) cm;植株高度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水葱+狐尾藻组合,其增长量为(78.25±11.28) cm;在组合种植模式下,水葱和小香蒲根系和植株高度增长量都高于单一种植模式下的增长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种植水葱+黄花鸢尾+狐尾藻的人工浮岛,来达到有效去除富营养化水中氮、磷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