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12-3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水鸟监测:历史与现状及其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建议
    李秀明, 程瑞梅, 肖文发, 盘凯筠, 钱法文
    2020 (6):  633-645.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01
    摘要 ( 1206 )   PDF(568KB) ( 763 )  
    水鸟监测是了解水鸟种群和分布动态、开展水鸟和湿地保护的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在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水鸟处于上层,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预示较低营养级生物类群的改变,因此,水鸟的变化可以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环境监测和评价的指标。英国鸟类学信托基金会(The British Trust for Ornithology,BTO)于1928 年开始的在全英国开展的苍鹭(Ardea cinerea)繁殖巢调查,是世界水鸟统一监测活动的开端,也是世界上运行时间最长的繁殖水鸟监测活动。自此以后,在欧洲和北美地区陆续开展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水鸟监测计划,从而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全球性的水鸟监测计划和活动。中国的水鸟监测活动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和80 年代,主要针对濒危的鹤鹳类开展繁殖、迁徙和越冬调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别是在有关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推动下,中国逐渐形成了地区性的和针对物种的各类水鸟监测活动和计划,例如,中国的保护区参与了亚洲隆冬水鸟普查,开展了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等濒危物种的种群和分布的监测等。近年来,作为水鸟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中国的水鸟监测活动发展极为迅速。在总结全球水鸟监测的历史与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水鸟监测的发展和现状,通过分析中国水鸟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全类群水鸟监测、通过培训以提高监测人员的鸟类识别和统计技术、动员公众力量参与监测活动等建议,以促进中国水鸟监测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达里诺尔湿地水环境和鱼类多样性调查II. 达里湖水体的碱度、pH和硬度
    杨富亿, 文波龙, 李晓宇, 杨艳丽, 万斯昂, 欧阳玲, 刘文虎, 王昭伟, 孟祥鹏, 李重祥, 阿拉木斯
    2020 (6):  646-652.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02
    摘要 ( 972 )   PDF(458KB) ( 282 )  
    达里湖是达里诺尔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9 年对达里湖水体的碱度、pH和硬度的调查结果,研究了达里湖水体碱度、pH和硬度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将研究结果与以往的达里湖相对应的调查资料进行比较,探讨了达里湖水体的水化学特点的形成及其对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9 年7 月,达里湖水体的碱度为69.34 mmol/L,1975~2019 年明水期其平均每年增加1.01%;水体的pH为8.80,1975~2019 年明水期其平均每年下降0.16%;水体的硬度为2.61 mmol/L,1975~2019 年明水期其平均每年增加0.38%。1975年以来,达里湖水体的碱度和pH都不符合渔业对水质的一般要求,其水的硬度较适宜渔业;达里湖水体的高碱度和高pH对湖中的原有鱼类多样性尚无负面影响,但是其有可能限制普通淡水鱼类物种的移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乌苏里江中下游漂流性鱼卵鉴定
    唐富江, 王继隆, 那荣滨, 刘伟, 鲁翠云
    2020 (6):  653-659.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03
    摘要 ( 586 )   PDF(459KB) ( 154 )  
    漂流性鱼卵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水流,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认知乌苏里江中下游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情况,2018 年,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乌苏里江中下游饶河江段和抚远江段的漂流性鱼卵样本进行了发育早期的物种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从260 个鱼卵样本中,共获得220 条有效序列;其中,213 条序列与Gen-Bank 数据库中已知物种参考序列的相似度达到99%以上,鉴定到种,占有效序列数的96.82%;7 条序列与Gen-Bank 数据库中已知物种参考序列的相似度为95%~99%,鉴定到属,占有效序列数的3.18%;根据213 条序列鉴定出的13 种物种隶属于2 目3 科9 亚科13 属,包括鲤科(Cyprinidae)鱼类11 种189 个样本,占88.73%;鳅科(Cobitidae)鱼类1 种23 个样本,占10.80%;漂流性卵鱼类8 种。乌苏里江中下游漂流性卵鱼类以小型鱼类为主,银鮈
    (Squalidus argentatus)、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贝氏䱗(Hemiculter bleekeri)和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us)资源量较大;大、中型鱼类以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的资源较为丰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泰兴高沙土地区成蟹生态养殖池塘及其水源的水质研究
    张懿, 马旭洲, 张文博, 戴丹超, 陈丹青
    2020 (6):  660-666.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04
    摘要 ( 889 )   PDF(452KB) ( 136 )  
    为了探讨高沙土地区成蟹生态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2019 年6~10 月,对江苏省泰兴市江源农牧有限公司的3 座高沙土成蟹生态养殖池塘及其水源的水体,进行了一个养殖周期的水质监测。研究结果表明,8 个采样日养殖池塘水体的水温和pH都与其水源水体无显著差异,总氮含量和氨氮含量都与其水源水体无显著差异或显著小于其水源水体;可溶性磷酸盐和高锰酸盐指数含量都显著大于或与其水源水体无显著差异;在8 个采样日中,有7 个采样日成蟹生态养殖池塘水体的高锰酸盐指数含量超过III 类水域标准。江苏省泰兴市高沙土地区成蟹生态养殖模式对水体中的高锰酸盐指数无明显的净化作用;在成蟹生态养殖池塘中种植复合型水草,可以明显减少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
    柴子文, 雷维蟠, 莫训强, 阙品甲, 尚成海, 阳积文, 张正旺
    2020 (6):  667-678.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05
    摘要 ( 802 )   PDF(3751KB) ( 691 )  
    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因为拥有丰富的水鸟资源,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2017 年3 月至2019 年11 月,对北大港湿地的鸟类进行了野外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和观鸟记录,在北大港湿地共记录到鸟类22 目57 科279 种,其中有水鸟9 目18 科142 种;在279 种鸟类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1 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6 种,有3 种、8 种和14 种鸟类分别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濒危物种和易危物种,有10 种和29 种鸟类分别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CITES)附录I 和附录II 的物种;从居留型上看,有留鸟19 种、旅鸟174 种、夏候鸟52种和冬候鸟28 种,旅鸟和候鸟物种数量之和占记录到的鸟类总物种数量的91.04%,体现了北大港湿地作为迁徙候鸟重要栖息地的特点。北大港湿地水鸟群落的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为3.064,表明该湿地的水鸟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加强对北大港湿地的保护和水鸟监测力度,可以为该国际重要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该区域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申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 Comparison of Habitat Use by Wintering Bean Goose and Common Crane in Yeya Lake Wetlands
    CAO Zhen, WANG Zhenjie, WANG Yang, SONG Shikai, HONG Jianming, GAO De
    2020 (6):  679-686.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06
    摘要 ( 530 )   PDF(2615KB) ( 96 )  
    Identifying the habitat use in relation with time between 2 bird species in a wetland can help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wintering bird species interact and coexist in the same system.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ies of Bean Goose (Anser fabalis) and Common Crane (Grus grus) were investigated in Yeyahu Wetland Nature Reserve in Beijing over a whole wintering season. Moreover, how use proportion of each type of habitats varied with time for 2 bird species was explored. In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study, the method of fixed-radius point was used to observe and infer the presence of species. An occupancy model was applied to deal with the occupancy of a sampling unit, accounting for imperfect detection. In the survey for habitat use, the types of habitats that 2 bird species were occupying were investigated by a line- transect method. Then, the method of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applied to compare the proportions that various types of habitats were used during the days after 2 bird species arriv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model and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equation in a Bayesian framework using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CMC) simulations were estimated.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that Bean Goose arrived in Yeya Lake Wetlands in the middle of October and left at the end of March next year, whereas Common Crane arrived at the end of October and left in the middle of April next year, with almost 5 months coexisting in Yeya Lake Wetlands. The result of the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Bean Goose gradually decreased use proportion of the water but increased use proportion of grassland over time, and use proportion of farmland remained constant at the beginning but declined later. Common
    Crane decreased use proportions of the water and grassland but increased that of farmland over time. Common Cranes were more competitive for farmland habitat. It was implied that Bean Goose and Common Crane adjusted and segregated the use proportion of grassland and farmland during their wintering period, which might mitigate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and allow for coexistence. It was suggested that adequate habitats of grassland and farmland were probably important requirement enabling habitat segregation and coexistence of Bean Goose and Common Crane and that the overall habitat quality of a wintering site was likely to incorporate the availability of these resources, which provided multiple fitness advantages through secured food supplies and reduced predation risk. Thus, habitats providing adequate food supplies and protection might be unsuitable wintering habitats given an improper agricultural landscape management. Finally, it was proposed that maintenance of habitat diversity and improved farming methods, such as stoping crop residue burning and delaying the time of plowing,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 agricultural landscape management plans on habitats of Bean Goose and Common Crane.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秋季和冬季四川省宜宾市水鸟群落多样性初步研究
    赵成, 李艳红, 胡杰, 王彬, 彭浩, 徐国池, 徐康宁, 李科, 王平
    2020 (6):  687-692.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07
    摘要 ( 668 )   PDF(387KB) ( 175 )  
    2017 年10 月至2018 年3 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在四川省宜宾市,进行了水鸟群落调查,共记录水鸟6 目8科45 种。其中,有19 种雁形目水鸟,占记录到的水鸟总物种数的42.22%;有14 种鸻形目,占31.11%;鹈形目水鸟最少,仅有1 种,占2.22%。在45 种水鸟中,有30 种冬候鸟,占66.67%;有8 种留鸟,占17.78%;旅鸟最少,仅有7 种,占15.56%。在调查中,记录到1 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 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从数量上看,绿翅鸭(Anas crecca)、斑嘴鸭(Anas zonorhyncha)、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和赤膀鸭(Anas strepera)为宜宾市水鸟群落的优势种。在宜宾市江(河)段记录到的水鸟物种和个体数量(43 种,7 020 只)远大于在湿地公园(15 种,583 只)和水库(16种,538 只)记录到的数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entinel-2 卫星多光谱数据的会仙喀斯特湿地植物理化参数反演研究
    蔡江涛, 付波霖, 陈铁喜, 耿仁方, 李颖, 何宏昌, 范冬林, 邓腾芳
    2020 (6):  693-705.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08
    摘要 ( 658 )   PDF(9239KB) ( 85 )  
    植物是喀斯特湿地生态系统中最敏感的要素,其理化参数反映了喀斯特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和生产力水平,定量反演喀斯特湿地植物理化参数,对于揭示喀斯特湿地环境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利用Sentinel-2 卫星多光谱数据,定量反演典型喀斯特湿地中植物的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率(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FAPAR)、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冠层叶绿素含量(canopy chlorophyll content,CCC)和冠层含水量(canopy water content,CWC)共5 种参数,构建其2018 年3~11 月的时间序列,定量研究各种植物的5 种理化参数的变化特征;同时,利用两个精度较高的植物叶面积指数经验估算公式,评估利用神经网络的简化的L2 级产品原型处理器(simplified level 2 product prototype processor,SL2P)算法反演的植物叶面积指数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L2P 算法反演的喀斯特湿地中植物的理化参数的精度较高;在整个湿地和典型航摄区都发现植物的各种理化参数几乎都有在7 月明显减小的现象,5~9 月植物的各种理化参数多大于3~11 月9 个月的平均值;在植物生长期,荷花(Nelumbo nucifera)群落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植物的各种理化参数差异显著。SL2P 算法可以用于反演喀斯特湿地植物群落的植物理化参数。Sentinel-2 卫星多光谱数据可以用于反演喀斯特湿地植物群落的植物理化参数方面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长季敦煌西湖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
    刘闯, 张卉, 于静洁
    2020 (6):  706-711.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09
    摘要 ( 608 )   PDF(857KB) ( 172 )  
    敦煌西湖湿地是阻止库姆塔格沙漠东移、保护敦煌和保护莫高窟的最后一道绿色屏障,由于生活和生产用水量的剧增,使得该湿地来水量锐减,导致该湿地逐渐萎缩。确定敦煌西湖湿地的生态需水量是合理分配现有水资源和保护敦煌西湖湿地的关键所在。以蒸散发作为生态耗水量的核算指标,运用PT-JPL(Priestly-Taylor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模型,对植物生长季敦煌西湖湿地的生态耗水量进行计算,选取湿地面积为衡量指标,通过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以来湿地面积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不同水平年湿地面积情景,确定不同情景下湿地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季敦煌西湖湿地的生态需水量只有分别达到1.47×108 m3、1.67×108 m3和2.16×108 m3,才能保证敦煌西湖湿地面积维持在21 世纪最初10 a 的较低水平、21 世纪10 年代的中等水平和1990 年时期的较高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山市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蜻蜓目昆虫多样性及其生物指示作用
    唐春英, 张翔, 李静, 李正波, 黄木娇, 段红莲, 卢志兴, 李巧, 陈又清
    2020 (6):  712-718.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10
    摘要 ( 841 )   PDF(1764KB) ( 283 )  
    为了认知云南省保山市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的蜻蜓目昆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于2018 年7 月17~27 日、2018 年10 月13~17 日、2019 年8 月7~14 日和2020 年6 月19~22 日,在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以及自然恢复的大田坝湿地,采用网扫法和水网法,对蜻蜓目昆虫的成虫和稚虫开展了野外调查;分别采获了蜻蜓目昆虫的成虫标本205 号和稚虫标本670 号,研究了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3 个区和大田坝湿地的蜻蜓目昆虫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蜻蜓目昆虫成虫205 个体隶属于6 科8 属24 种,稚虫670 个体隶属于4 科25 种(形态种),其中包括保山市蜻蜓目新记录种10 种;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蜻蜓目昆虫的成虫多度、物种丰富度和自适应一致估计(adaptive coherence estimator,ACE)值都无显著差异,而恢复重建区的蜻蜓目昆虫稚虫的物种丰富度和自适应一致估计值都显著小于生态保育区和合理利用区;生态保育区的蜻蜓目昆虫成虫群落结构与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的存在显著差异,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和大田坝湿地的蜻蜓目昆虫稚虫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生态保育区和合理利用区具有较高的蜻蜓目昆虫多样性水平,而恢复重建区蜻蜓目昆虫的多样性水平较低;蜻蜓目昆虫稚虫的生物指示效果优于成虫,而且将稚虫鉴定到形态种水平或是科级水平,就能保证其对湿地环境的指示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文连通条件下向海湿地多水源补水研究
    公雪婷, 刘志红, 阎奕维, 辛卓航, 李昱, 曹婷
    2020 (6):  719-723.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11
    摘要 ( 592 )   PDF(736KB) ( 163 )  
    河湖连通工程使多水源共同补给湿地成为可能。位于吉林省西部的向海湿地的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霍林河汇水和洮儿河工程的引水,分析了该湿地的多水源来水水量特征和水源补偿关系,提出了保障向海湿地生态需求的察尔森水库调度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发电、灌溉需水量的前提下,在25%、50%、75%和95%降水量保证率的设计年,为了满足向海湿地最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察尔森水库的起调水位应该分别大于342.00 m和346.24 m、352.54 m和356.49 m、354.41 m和358.35 m、355.69 m和358.74 m。研究结果可以为落实向海湿地多水源生态补水实践、切实发挥国家连通工程的综合效益提供决策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草本泥炭分解过程中有机碳含量和酶活性变化的模拟实验研究
    徐光远, 赵红艳, 刘莎莎, 徐志伟, 王升忠
    2020 (6):  724-729.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12
    摘要 ( 626 )   PDF(418KB) ( 80 )  
    为了探讨草本泥炭分解过程中其有机碳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于2017 年5 月,在吉林省敦化市东沟草本泥炭沼泽中,采集了泥炭柱样品;按照自然条件下5~10 月的气温和泥炭沼泽积水情况,在实验室的培养箱中,对泥炭柱样品进行模拟培养,实验时间为2017 年5 月5 日~10 月25 日;在模拟培养过程中,在每月中旬从泥炭柱上取样,测定草本泥炭样品中的有机碳含量、有机组分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期间,0~40 cm深度泥炭样品中的有机碳含量总体上在减小,40~50 cm深度泥炭样品中的有机碳含量总体上在增大;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各深度泥炭样品中的难水解物和不水解物含量都减小,0~30 cm深度泥炭样品中的易水解物含量增大;0~30 cm深度泥炭样品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7~9 月较大,30~50 cm深度泥炭样品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在6~7 月较大,40~50 cm深度泥炭样品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在整个实验期间都相对较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期排水下泥炭酶活性和碳循环过程的模拟实验研究
    葛乐明, 李通, 袁欣, 黄晶晶, 王升忠, 卜兆君, 王猛
    2020 (6):  730-739.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13
    摘要 ( 554 )   PDF(1398KB) ( 142 )  
    为了认知短期排水下泥炭的碳循环过程,在吉林省白江河泥炭沼泽中,采集泥炭柱;在实验室中,开展泥炭柱培养实验,设置了57 cm、40 cm和20 cm共3 种积水深度,进行控水模拟实验,在50 d 的平衡期和70 d 的控水期实验后,在3 种积水深度下,测定0~3 cm深度、3~20 cm深度和20~40 cm深度泥炭中的β-葡萄糖苷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磷酸酶和酚氧化酶活性以及酚类化合物含量,同时测定CO2和CH4排放通量以及孔隙水中的溶解态CH4、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无机碳浓度,并分析了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积水变浅,各深度泥炭样品中的酚类化合物含量减小,β-葡萄糖苷酶、磷酸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总体在增大,CH4排放通量减小,CO2排放通量增大,泥炭孔隙水中的溶解态CH4和可溶性无机碳浓度总体上都减小,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增大;在同一积水深度下,随着采样深度增加,泥炭样品中的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大,β-葡萄糖苷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磷酸酶活性都逐渐减小,酚氧化酶活性总体在增大;泥炭样品中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磷酸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酚类化合物含量显著负相关,磷酸酶活性与酚类化合物含量显著负相关;随着CH4排放通量增大,泥炭孔隙水中的溶解态CH4浓度显著增大;随着CO2排放通量增大,泥炭孔隙水中的可溶性无机碳浓度显著减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江河林场天然与长期排水泥炭沼泽表层泥炭和积水中可溶性有机碳特征的比较
    徐晓云, 汪祖丞, 王猛, 徐志伟, 陆楷钧, 王升忠
    2020 (6):  740-749.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14
    摘要 ( 703 )   PDF(9430KB) ( 105 )  
    为了比较天然与长期排水泥炭沼泽表层泥炭和积水中可溶性有机碳特征,于2018 年6~10 月,在长白山区白江河天然和长期排水泥炭沼泽中,采集表层(0~10 cm深度)泥炭样品和积水样品,分别测定其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光谱指标和分子化合物组成,比较天然和长期排水泥炭沼泽表层泥炭样品和积水样品中可溶性有机碳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凋落季(9~10 月),与天然泥炭沼泽相比,长期排水泥炭沼泽表层泥炭中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偏小,其中,类蛋白质化合物含量所占比例偏小,类木质素化合物和芳香烃化合物含量所占比例偏大,长期排水泥炭沼泽表层泥炭中可溶性有机碳的稳定性较高;7 月和8 月,天然泥炭沼泽积水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偏大,其它时间长期排水泥炭沼泽积水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偏大;与天然泥炭沼泽相比,长期排水泥炭沼泽排水沟水中的类蛋白质化合物含量所占比例偏大,类木质素化合物和多糖类化合物含量所占比例偏小,长期排水泥炭沼泽排水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碳更易分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布尔哈通河流域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关系研究
    刘婉锐, 朱卫红, 姜明, 齐鹏
    2020 (6):  750-758.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15
    摘要 ( 609 )   PDF(6557KB) ( 167 )  
    为了明确与布尔哈通河距离不同的缓冲带的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程度,以布尔哈通河上、中和下游河段10 处采样点为中心,建立了其外边界与采样点距离0.5 km、1.0 km、1.5 km和2.0 km、带宽都为0.5 km的4 个缓冲带,计算各缓冲带及其集水区的景观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主要水质指标;采用冗余分析方法,确定与主要水质指标关系密切的有效缓冲带,分析有效缓冲带景观指数与主要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有效缓冲带的以景观指数为自变量、以水质指标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其外边界和内边界分别与采样点距离为1.5 km和1.0 km的缓冲带的景观指数对布尔哈通河水体的水质指标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因此该缓冲带为影响河流水质的有效缓冲带;布尔哈通河水体中的氨氮含量、硝酸盐氮含量分别与该缓冲带的最大斑块指数显著负相关;其硝酸盐氮含量分别与该缓冲带的蔓延度指数、斑块粘合度显著负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花菖蒲对铅锌矿残渣渗出液耐性的模拟实验研究
    温桂兰, 韩玉林, 向泓兴, 侯万里
    2020 (6):  759-766.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16
    摘要 ( 551 )   PDF(466KB) ( 119 )  
    为了研究花菖蒲(Iris ensata var. hortensis)对铅锌矿残渣渗出液的耐性,利用江西省德兴市铅锌矿残渣渗出液和1/4 Hoagland Nutrition 营养液,按照不同体积比例,配制出5 种种植花菖蒲的培养液;2015 年9 月25 日~11 月23 日,利用配制的5 种培养液,种植花菖蒲,并放置室外培养;培养60 d 后,在实验室中,测定种植在5 种培养液中的花菖蒲植株的生长指标和重金属离子含量以及培养液的理化指标和重金属离子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残渣渗出液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的增大,花菖蒲植株的各项生长指标都减小;当以100%残渣渗出液作为培养液时,花菖蒲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中的铅离子、锌离子和铜离子含量最大,这些重金属离子主要积累在花菖蒲植株的根部;当营养液的体积与渗出液体积的比例为1∶1 时,花菖蒲植株对锌离子和铜离子的转运系数都大于1,锌离子和铜离子主要富集在花菖蒲植株的地上部分;随着残渣渗出液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的增大,花菖蒲植株对各种重金属离子的富集系数逐渐增大,培养液中的溶解氧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逐渐增大,pH逐渐减小;花菖蒲对铅锌矿残渣渗出液具有一定的耐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添加锰砂和PHBV颗粒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氮的去除模拟研究
    蒋兴一, 宋新山, 王华平, 张华, 许中硕, 黄威
    2020 (6):  767-773.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6.017
    摘要 ( 528 )   PDF(409KB) ( 171 )  
    为了强化人工湿地去除水中氮的作用,在构建的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中,添加锰砂和PHBV(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戊酸酯共聚物)颗粒,在不同的模拟污水进水条件下,比较添加锰砂和PHBV颗粒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与仅添加PHBV颗粒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去除水中氮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中氨氮质量浓度为5 mg/L、10 mg/L和15 mg/L时,在各水力停留时间下,添加锰砂和PHBV颗粒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都大于仅添加PHBV颗粒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氨氮含量小的污水中的的氨氮去除率效果更好;添加锰砂和PHBV颗粒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中溶解氧含量偏大,且水力停留时间越短,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增大幅度越大;当进水中氨氮质量浓度为15 mg/L、硝态氮质量浓度为5 mg/L和10 mg/L时,添加锰砂和PHBV颗粒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水中总氮的去除效果不佳;当进水中硝态氮质量浓度为15 mg/L 时,添加锰砂和PHBV颗粒与仅添加PHBV颗粒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总氮的去除率差异不大,当水力停留时间延长到48 h,添加锰砂和PHBV颗粒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水中总氮去除的优势更明显;锰砂具有催化氧化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加快水中氨氮的转化,PHBV颗粒作为缓释碳源,当水力停留时间为48 h 时,添加锰砂和PHBV颗粒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对污水中总氮的去除能力更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湿地科学》征稿简则
    2020 (6):  774-774. 
    摘要 ( 323 )   PDF(148KB) ( 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