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水平潜流湿地磷去除效果及影响因子分析

  • 摘要: 2008年8月~2009年11月,研究了水平潜流湿地的总磷去除效果及影响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主要影响变量,构建了出水总磷含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水平潜流湿地单位面积总磷去除率在8 月最高,A、B和C处理单元的总磷去除率分别为(0.44 ± 0.14) g/(m2·d)、(0.41 ± 0.11) g/(m2·d)和(0.35 ± 0.07) g/(m2·d)。9~11 月,随着温度的降低,总磷去除率逐渐降低,并在11 月出现最小值,A、B和C处理单元的总磷去除率分别为(0.20 ± 0.04) g/(m2·d)、(0.18 ± 0.10) g/(m2·d)和(0.17 ± 0.06) g/(m2·d);利用多项式函数对出水总磷含量与不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发现进水与出水总磷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水温、溶解氧和浊度与出水总磷含量之间负相关,水体pH对出水总磷含量的影响呈单峰变化,pH为7.6 时,出水总磷质量浓度出现最大值,为0.047 mg/L,随水体电导率升高,出水总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电导率在6.05 μS/cm时,出水总磷质量浓度达到峰值0.014 mg/L。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 个综合变量,分别为进水总磷含量、氧化还原条件、电导率和浊度,利用逐步回归算法,构建了回归模型。不同处理单元出水总磷含量的实测值和模拟值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基本反映出水总磷含量的变化趋势和范围(R2为0.745~0.835)。

     

/

返回文章
返回